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主页 > NBA

这是一个依偎在黄河臂弯里的村庄:流传一个传说,保存一本古籍

2024-04-12 浏览:

这是一个坐落在黄河怀抱中的普通村庄。 它简单、安静、平和。 历经数百年的风雨,饱含着岁月的沧桑。

我有写这个村庄的想法已经有一两年多了。 村子里或大或小的变化,都会牵动我的神经。 三十多年过去了。 从村里狭窄的泥土街道上停满了各种大型运输车辆,到第一家牛皮毛衣加工厂的异军突起; 从第一缕辣椒酱的香味飘过蓝天,到从跨境高速公路的高架桥上,我俯视着整个村庄美丽的面貌,心中开始泛起甜蜜的涟漪。

以下简要的最新信息可以作为我们一直在等待的介绍:

截至2019年10月,三栏八海村共有384户1653人,总耕地面积1414亩。 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06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658元,高于镇、县人均收入。 主要经济收入来自旅游餐饮服务和劳务输出。 目前,村里共有“撒拉人家”餐饮接待点35个。

孟达清真寺在哪里_孟达清真寺_孟达清真寺有多少年了

一名撒拉族女孩在针织厂工作。

1 一个传说,一本古书

柜子里面有两页乳白色背景、黑色字体的阿拉伯羊皮纸。 这是中国发现的最古老的《古兰经》手稿中的两页。

如今,谈及中国乡村,人们往往将“乡愁”与乡村的历史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而当我走进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三兰巴海村时,首先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两件特殊的礼物:一个是凄美动人的传说,一个是古老而珍稀的手稿。 古兰经。

相传八百年前,在中亚的撒马尔罕,住着一个英雄部落。 他们是奥古斯·萨鲁尔的一个分支。 加尔曼和阿合芒兄弟在部落中非常有名。 威望一度引起撒马尔罕国王的嫉妒。 为了在东方寻找新的天堂,两兄弟带领18名部落成员,手牵白骆驼,背着一本《古兰经》,毅然离开了撒马尔罕。 他们沿天山北路向东步行,经过嘉峪关、凉州(武威)、钦州(天水),然后向西返回甘肃夏河甘河滩。 加芒兄弟离开家乡后,又有45人跟随。 他们经天山南路进入青海,沿青海湖南岸向东南行驶,最后在甘河滩与噶尔芒会合。 休息了一会儿,他们就牵着骆驼继续前行。 历经千辛万苦,他们到达了咆哮的黄河岸边。 兄弟俩穿过西昌山谷,登上五头山。 那时已经很晚了,白骆驼消失在暮色中。 他们赶紧点着火把,到处搜寻。 直到天亮,他们才发现那只白骆驼静静地躺在池塘里。 清澈见底的泉水中。 走近一看,白骆驼已经变成了一尊巨大的石雕。

更令人惊奇的是,他们发现这里的风景与家乡有些相似,于是他们决定在这里定居。 后来,人们为了感谢骆驼找到了这片水草丰美的栖息地,就把这股源头流水的清泉命名为“骆驼泉”。

如今,骆驼泉畔,草木茂盛,花红柳绿,春燕低语,蜂蝶飞舞。 撒拉族的传统婚礼中,延续了骆驼舞表演的内容,撒拉语称“对卫奥依娜”。 整个演出没有伴奏音乐,只有驼铃声和舞蹈动作。 表演多在夜间月光下进行。 观众围坐成圈,参与对话,气氛十分活跃。

表演结束后,骆驼演员将准备好的核桃撒给观众。 宾客们抢着核桃欢呼雀跃,婚礼达到了最高潮​​。 《对围奥伊娜》将民间舞蹈与婚礼结合起来,巧妙地完成了一堂生动的民族历史教育课,这种形式别具一格。 因此,撒拉族至今仍将婚姻称为“对围”,颇有深意。 。

在瓜果飘香的金秋时节,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三栏八亥村的街子清真寺,亲眼目睹了国宝级《古兰经》手稿的真实面目。

撒拉族民俗陈列馆位于街子清真寺内。 《古兰经》藏品的钥匙由两个人分开保管。 韩伊奴古当时是街子清真寺管委会主任,持有其中一把钥匙。

打开庄严的大门,我们跟着保管人走进了“古兰经手稿收藏馆”。 爬上楼梯,又是一扇坚固的铁门。 进入宽敞的大厅后,我们看到大厅中央放置着一个引人注目的玻璃柜。 柜子里有两页乳白色背景、黑色字体的阿拉伯羊皮纸。 这是中国发现的最古老的《古兰经》手稿。 两页。

管理员告诉我们,撒拉族的祖先在寻找东方乐土的漫长迁徙途中携带的最珍贵的东西就是这部《古兰经》手稿。 据学者考证,这份《古兰经》手稿写于公元 8 世纪至 13 世纪之间。 据说它是阿拉伯帝国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哈里发亲自监督编写的三本《古兰经》之一。 它分为两部分。 共30册,每册采用犀牛皮信封包装,图案精美。 玻璃柜中陈列着这份《古兰经》手稿的第 593 页和第 612 页。 虽历经沧桑,但羊皮纸页面清脆平整,字迹清晰,色彩饱满。

《古兰经》一直保存在清真寺的保险箱中,直到被邀请到收藏大厅。 由于条件所限,部分书页开始泛黄、变脆,字迹也有些模糊。 2007年,国家组织南京博物院专家对其进行修复,并定制了带有温湿度控制系统的玻璃展示柜。

2009年,撒拉族群众自愿筹集400万元以上修建了撒拉族民俗陈列馆,并专门为手抄本《古兰经》修建了收藏馆。 如今,撒拉民俗陈列馆毗邻嘎勒芒、阿合芒墓、骆驼泉,成为展示撒拉族古老文化的聚集地。

事实上,70多年前,这部手稿《古兰经》在叙利亚国际展览会上展出时就引起了巨大轰动。 阿拉伯历史学家和文物专家称赞它是“世间不可多得的珍本”。 《古兰经》手稿已入选中国《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如今,当我们走进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村庄,我们的思绪就会随着黄河丝带般的水,飘向很远很远的地方。

火热的日子。

2 撒拉族

一到春夏季节,基本上每天都有十几到二十桌的订单,一个月的订单量可以接近300桌。

时光飞逝,星辰更迭。 撒拉族人民不畏艰难、敢于征服世界的精神特质,造就了三兰巴亥村人民独特的风采。

行走在三兰巴海村,很多人都会谈论起雪天青藏线上交通的艰辛往事。

青海格尔木至西藏拉萨这段“天空之路”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这里寒冷、缺氧、荒凉。 那时,大部分路都是搓板路。 风雪肆虐,尘土飞扬。 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力、体力和毅力,白天晚上在这么困难的地方开车是很难的。 但三兰八海村的人们却坚持了下来,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最高峰时,全村60%至70%的人口来到了格尔木。 男性从事运输工作,女性从事物流工作。 就连孩子们也在附近上学。

青藏线上的艰辛交通已成为三兰巴海村人们挥之不去的集体记忆。 为改革开放后的三兰八海村人民谱写了一部荡气回肠的“创业史”,为三兰八海村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披荆斩棘、闯天下的勇气,三栏八亥人民能否在世界屋脊上挖到来之不易的“第一桶金”呢?

后来,随着青藏高原立体交通体系的完善,三兰巴亥人民赖以生存的道路运输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于是,一些技术熟练的村民及时购买了挖掘机、叉车等施工设备,参与到一些建设项目的建设中。 一些更聪明的人正在考虑投资牛肉和胡椒加工厂,还有一些人从事清真经营。 餐饮业,也就是当地人熟悉的“拉面经济”,开始从这里向沿海城市转移。

如今,三兰八海人民敏锐地意识到高原旅游蕴含的巨大商机。 为充分展示撒拉族民居特色,以经营撒拉族特色餐饮为主的农家乐形式的庭院经济已逐渐形成,常称“撒拉”。 人们”。

2007年,三栏八海村民经营的部分餐饮服务项目通过省旅游部门审核,正式命名为“萨拉人家”; 该村还被命名为旅游文化村。 在三兰巴海村,最漂亮的民居、最热闹的地方就是目前正在营业的“撒拉族”。 越来越多的游客翻山越岭来到循化,体验“撒拉人”的开朗与热情。

三兰巴海村“萨拉家族”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客观因素。

当地人常说金疙瘩银疙瘩不如自家土。

庭院经济,顾名思义,就是人们以家为基地从事的一种商业活动。 它是传统农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撒拉族村民充分利用自有宅基地开展生产活动的历史由来已久。

在三兰八海村,一片宅基地及其地上建筑是一个微型的农业生产系统。 可用于植树绿化、种植瓜果蔬菜,也可用于饲养牛、羊等牲畜。 勤劳智慧的撒拉族村民充分挖掘和利用了庭院的生产潜力,使农宅用地富有生产力,成为不可低估的经济生产能力。

正因为如此,庭院经济的总体特征是具有院落较大、空间较多、围墙封闭、户一门方便家庭生产和管理的特点。 这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庭院经济功能的模式,对农村经济发挥了独特的推动作用。

撒拉族村民居住的院落一般都是用夯土墙搭建的院落,青海人称之为“壮阔大院”。 院内房屋按四合院布局建造,北正房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为晚辈居住。 南面有牲畜圈舍、饲料储藏房等,保留着明显的游牧、农耕生活痕迹。 村里的成员要么是亲戚,要么是朋友,有血缘关系。 同村有四、五兄弟分居,这是很自然的事。

如今,三兰巴海村撒拉族的民居建筑多为青砖院墙、松木大屋或砖木结构的二三层楼房。 住宅大门均为门楼式样,雕刻精美,结构高大雄伟。 进门处有宽阔的长廊,檐廊相连,直通内院。 院内树木茂盛,鸟语花香。 特别是屋檐上的木雕十分精美,撒拉族称之为“花槽”。 一户人家的“花槽”雕刻得非常精细。 下五坊有兰花、菊花、牡丹等花卉图案,上五坊则呈现美丽的几何图案。 还有中间带有赞美的阿拉伯语单词。 让人敬佩。

村民常说:“勿忘苦日子,勿干皮窝”。 善于旅行的三兰八海人在家乡、故乡发现了更有吸引力的商业模式。 这是机遇还是巧合? 你是继续传统还是抓住机遇?

思虑再三,我们还是从三栏八海村人们的背影中看到了端倪:他们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哈桑汗农家乐、伊拉斯农家乐、奥托斯农家乐、阿布农家乐、汉卫国农家乐、马贝克农家乐、天香阁农家乐、阿布杜农家乐……短短几年时间,近40家“撒拉之家”开门迎客,成为知名的旅游文化接待点。

试问: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基础,如果没有脚下前路的开拓进取精神,“萨拉人家”餐饮品牌能在短时间内走红吗?

我们漫步走进伊拉斯的农家院。 这是一个占地很大的农家院落。 这是一座金黄色基调的松木大屋,雕梁画栋,华丽精致。 花园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葡萄架、菜园,尽显农家小院的勃勃生机。

主人伊拉斯身材高大,走路稳健,说这个院子就是他们的宅基地,占地两英亩多。 “2008年、2009年两年,我投资了近170万元,开了这家农家乐,当时村里、县里都给予了大力支持,现在游客量一年比一年好,生意也越来越大。一年比一年好,春夏季节,一个月大概能接到近300桌的订单,尤其是这里,今年的游客比往年多了很多,除了省城西宁以外,还有来自省会西宁的客人。周边几个省份。外国游客也在逐年增加。”

伊拉斯农家乐几年前被省旅游部门评为四星级农家乐。 很多名人都因为这里的名菜而慕名而来。 主要菜肴为沙拉特色菜和精美面食,深受游客喜爱。

韩哈其梅也是三兰八海村外出务工的代表人物。 当国家需要开荒耕种时,她带头开垦山里2000多亩荒地。 在上海创业的浪潮中,她一家投资办厂,成为村里第一位女企业家。 时至今日,韩哈其美也没有停止过对“成就一番事业”的追求。 虽然她已经60多岁了,但她仍然孜孜不倦地经营着韩依布拉农家乐。

还有靠长途运输发家致富的韩社乙部、马友福、韩世德; 牛羊饲养大户韩塔飞日、韩欧皮、韩忠明; 热衷于耕种农田的韩尔余草; 韩乙努古 (Han Eulnugu) 从事养殖和种植工作。 长期在深圳打拼的马伟祥……名单可以很长很长。 他们站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村庄不屈的脊梁,充分展现了一个村庄敢于闯天下、团队创业、发现商机、共同致富的村庄精神!

是的,“莎拉之家”就是三兰八海村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典范!

3 黄河沿岸最美的风景

民族文化古树就这样潜移默化地扎根在撒拉族人民的心中。

漫步在三栏八海村,只见村巷曲折,树影婆娑,紫槐、锦葵盛开。 在骆驼泉旁,村民们恢复了一座传统的撒拉族民居——栅栏式建筑,让人们直观地领略了撒拉族独特的古建筑文化。 其苦心和深意,令前来参观的客人赞叹不已。

撒拉栅栏楼是一座用木、石、草、泥搭建而成的住宅建筑。 建筑物的墙壁大部分是用藤条砌成的,故名栅栏楼。 是一处具有民俗、建筑和旅游开发价值的高原民族建筑文化景观。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

古栅栏建筑的建筑多为木柱、梁、檩、斗式结构,具有雕花檐栏、格子门窗装饰、栅栏墙、石墙基等特点。 其最大的特点是建筑的大部分墙体都是用森林中特有的树木和灌木制成的栅栏。 由于历史悠久,成为传统民居建筑的起源。 古朴的木结构中透露着古朴与智慧,形成了黄河沿岸古村落独特的人文景观。

据记载,撒拉族自明代起就利用附近山石和森林资源进行大规模建设,建造了木、石、土混合的两层围墙民居建筑。 从古民居遗迹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撒拉族安居乐业的生活。

我们还注意到,围墙建筑的墙体编织还大量使用了当地特有的灌木——金银花。 西夏金银花、红岩金银花、盘叶金银花、红脉金银花等均为当地分布。 金银花喜欢温和、湿润的环境,根系发达,柔韧性强。 从“金银花”这种常见的植物中,我们似乎发现了撒拉族人在行为中所表现出的忍耐力!

在当今的汉语词汇中,“毅力”和“坚韧”经常互换使用。 但我仍然认为这两个词的表达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在描述撒拉族的性格特征时。 毅力的“忍”,强调一种境界,表达以极大的毅力忍耐、忍耐; 毅力的“坚韧”强调的是一种评价,表现出在一切困难下的坚忍不拔和不屈意志。 而“毅力”和“坚韧”就是支撑他们从中亚到东亚,从艰难走向辉煌的强大“腿”!

听听,这首撒拉族民歌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的半生都在黄河边度过,

有一个“花童”在浪尖上嬉戏,

撒拉族是时代人物,

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是一个男人!

一首民歌有独特的风格,一个村庄延续着独特的气质!

仔细回忆这个民族的前世今生,让我们惊奇的是,撒拉族和世世代代生活在河湟河流域的汉、回、土、藏等民族一样,也继承和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民族特色。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留下了文化遗产。 民族文化丰富,有撒拉歌、宴歌、撒拉花等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形式包括故事、神话、传说、寓言、谚语、笑话等形式,内容十分丰富,语言幽默含蓄,表达生动感人,广泛流传。

撒拉歌是撒拉族人民用本民族语言演唱的一种抒情民歌。 它由多首具有独立意义的短诗组成。 它大量运用民歌中的隐喻手法,用事物来描述情感和愿望,为群众所熟悉和喜爱。 代表作有《有马》、《八喜谷流流》、《萨拉萨斯西吉嘎》等。

逢年过节,人们会唱宴会歌招待宾客。 他们经常从现场唤起情感并即兴创作歌词。 它们可以由一个人演唱,也可以由所有人演唱。 流行歌曲有《一秀儿马秀儿》、《大叔日》、《乌尔耶稣》等。 《房四娘》、《马五歌》等回族宴歌也在这里广泛流传。

《撒拉花》吸收了回族宴歌、藏族民歌、汉族小曲的精华,并加入了撒拉语独特的衬线。 音调高亢、响亮、悠扬。 较著名的曲调有《撒拉大令》、《清水令》、《孟达令》、《散花草令》、《水红花令》等,成为河湟花中一朵独特的花。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撒拉族珍藏的一种精美乐器——寇弦。 “扣西”是撒拉族妇女喜爱的袖珍乐器。 放入口中,用舌尖搅动,或含在齿间,用手指拨动发音。 利用嘴唇的大小和吹气的力度来调节音量并掌握音符。 音量很微弱,音符起伏,清亮而漩涡,如哭泣。

其实,来到循化,亭亭玉立的撒拉族姑娘永远是黄河岸边最美的风景。 那个干练、洒脱、热情、爽朗的萨拉小伙子,一旦唱起欢快的民歌,跳起优雅的舞蹈,浑身就充满了青春的力量。

民族文化古树潜移默化地扎根于撒拉族人民的心中。 在与各民族兄弟的长期交往中,他们也默默吸收其他民族新鲜文化的养分,共同培育西方文化的分支。 枝繁叶茂的大树!

相关文章